有人问我,为什么同样是种在洞庭山原产地的碧螺春,等级差不多的情况下,喝出来味道也不相同,有的花果香明显,有的却很淡,难道是买到了假茶?
假茶是一种可能,另外一方面很可能是茶树品种的差异。
我们洞庭东西山的茶农,习惯将碧螺春茶树依萌芽早晚分“早茶”、“晚茶”两大类。
一是乌牛早,采制最早,一般三月初就开始了,以此制作的碧螺春茶,滋味也相对最弱。
二是小山种,也属早茶类茶树品种,是后期选育的品种。“小山种”原生长于洞庭山的小山岛,后来以扦插育苗的方式培育后广泛种植。一般三月中上旬即可采摘。
三是群体小叶种,属于“晚茶”,一般到三月中下旬才能采摘,是当地最古老的品种。
那么三种茶树品种做的碧螺春,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从外形上面来看,三种茶叶的外形区别不大,细细对比来说,乌牛早的芽叶最小最嫩,小山种的适中,小叶种的芽叶最大,外观上乌牛早优于小山种优于小叶种
而从味道来说,小叶种作为最古老的品种,是被茶圣陆羽赞叹,被作为皇家贡品的原生茶树品种,口感和香气上要略胜一筹,喝起来小叶种优于小山种优于乌牛早。
当然,茶叶主要还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看的,作为洞庭山碧螺春的祖先,苏州碧螺春小叶种茶树才是“花果香味重,回甘好”的正宗碧螺春的代表,但90年代末期开始,部分茶农为了追逐商业利益,抢占茶叶市场,导致了外地早茶叶品种流入到洞庭山上,一开始大伙是开荒山种植早茶叶品种,到后期索性一些茶农开始把晚茶叶品种的茶树砍伐掉,种植早茶叶品种了。目前整个洞庭山茶叶市场上小叶种的占比量越来越小,很多人都感叹再也喝不到当年那口花果香了。
作为新一代的茶农,小徐认为始终应当坚守底线,而不是去舍本求末,坚持做正宗群体小叶种,来奉献给各位爱茶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