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小侄子来我家玩,看着大人们在品尝碧螺春新茶,一时兴起,非要也来一杯。当我倒好热水,要给他放碧螺春到杯子的时候,小侄子问道:“碧螺春有毛毛是不是发霉了啊?”。我笑道:“你懂什么是发霉吗?“。“奶奶说的,长毛就是发霉了,不能吃了。”小侄子答道。
恐怕,存在这样疑问的人,不止是我小侄子。碧螺春上那白白的茸毛正是衡量碧螺春等级与好坏的一个标准。洞庭碧螺春茶叶最大的特征便是“铜丝条,满身毛”,也就是所谓的白白的毛。那些白毛是碧螺春茶叶嫩芽的表现,因为只有嫩芽经过手工炒制才会有白毛出现,并布满碧螺春茶芽的身体。在碧螺春炒制工艺中,经过搓团显毫,碧螺春从螺状的铜丝条才会显毫,变成布满白毛的铜丝条茸毛碧螺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银白隐翠,满身披毫。
所以,碧螺春茶叶有毛,才是好的碧螺春。洞庭碧螺春等级分为五级,从特一级至三级碧螺春茸毛的密度依次减少,越是好的碧螺春其毛越多,这个茶叶上毛毛的多少还跟炒制的工艺有很大的关系,到碧螺春炒青就没有啥茸毛了。碧螺春的茸毛分布除了和茶叶嫩度有关,技艺高超之人所炒制的碧螺春茶叶,绒毛会比不怎么会炒制的人密度来的少一些。纯手工炒制的碧螺春茸毛是一朵朵的附在碧螺春茶叶身上的,看上去是活的,而机器炒制的碧螺春,那茸毛是和碧螺春茶叶捻在一起的,看上去比较“死”,所以看茸毛也能看出此碧螺春是机器炒制的,还是手工炒制的。
当然并不是一定说茸毛多就是好碧螺春,这还涉及到一些不法商人采用一些特殊手段,用仿制的技术,加上一些特制的茸毛混在碧螺春茶叶中,以便达到那种满身毛的效果。当然这些在市场上还是很少的,添加进去的茸毛和纯手工炒制自然产生的茸毛细细分辨还是能看出来的。还要补充一点,如果是着色的碧螺春,它的绒毛多是绿色的,是被染绿了的效果。而真的碧螺春应是满身白毫,有白色的小绒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