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碧螺春茶人,我从小跟茶叶打交道,除了种茶品茶外,对茶叶的文化和历史很感兴趣。
我曾经跟不同的人交流,碧螺春最早的来源,包括名称出处,都是各有说法,似乎已经隐没在百年的历史尘埃之中。因此根据所见所闻,做个梳理,有兴趣的可以往下看。
早在唐宋时期,太湖洞庭两山就开始采制野茶,茶叶品种也较多,被记录下来的有水月茶、西山剔目、西山云雾、东山片茶,也有粗杂的边销茶。当时喝茶是从采叶水煮为茶开始的,因称“茗粥”。宋朝时,洞庭山茶被选为贡品,据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载:“洞庭山出美茶,旧入为贡。《茶经》云,长洲县生洞庭山者与金州、蕲州、梁州味同,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可见,唐宋时期洞庭西山的水月茶、包山茶已很出名。明代,苏州茶业进入全盛时期。明正德年间,王鏊《姑苏志》在“土产”条中写道:“茶,出吴县西山,谷雨前采焙极细者贩于市,争先腾价,以雨前为贵也。明代至清初,洞庭东山和西山相继出现了水月茶、小青茶、西山云雾、雨前茗芽、剔目、片茶等茶,或以产地名,或以炒制技艺名,至明末清初“碧螺春”成为这些茶的统一名称,并为世人熟知。清朱琛《洞庭东山物产考》记载:“洞庭山之茶,最著名者为碧螺春。树高二三尺至七八尺,四时不凋,二月发芽,叶如栀子,秋花如野蔷薇,清香可爱。
除了上好的洞庭碧螺春为世人争相购买外,品质较为一般的粗茶也会稍做加工销往蒙古等地。至清初, 洞庭山采制的茶叶品种较多,质量差异很大,而寺院所产少量茶、民间所产紧细形的“剔目”,以及品质最上的“片茶”或可称为是洞庭碧螺春的雏形。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严令禁止各地制作龙凤团茶,“惟采芽茶以进。在明朝政府政策的推动下,散茶迎来了发展期。作为全国范围内最先改制散茶的江南苏州地区,洞庭碧螺春迎来了春天。加之清代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南巡为碧螺春的脱颖而出准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到清后期已经形成“近时佳者名碧螺春,贵, 人争购之的局面。
第一种说法,传最早碧螺春为西山水月禅寺僧人自制,其型与佛祖释迦牟尼头顶螺髻相似而得名。
第二种说法,产自碧螺峰者名碧螺春。如明代《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杀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
第三种说法是清康熙皇帝赐名而名扬天下。相传碧螺春原是一种野茶,称“吓煞人香”。康熙帝南巡太湖期间,官员购此茶以进。皇上以其名不雅,题之曰碧螺春。
唐宋至今关于碧螺春名字的由来说法不一,皇帝赐名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碧螺春特有品质的肯定。洞庭碧螺春在清代已被朝野推崇,成为名茶,进贡皇宫,备受瞩目。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在《戊戌会稽茶》中称“茶以洞庭山碧螺春为天下第一”。清末震钧《茶说》中直抒“茶以碧萝(螺)春为上”。很多文人用诗词吟咏洞庭碧螺春。清陈康祺《咏碧螺春》诗道:“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见珍。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吓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洞庭碧螺春盛名在外,是优势,也是劣势。目前有大量外地碧螺春冲击市场,常见的有浙江碧螺春、四川碧螺春、贵州碧螺春,跟苏州碧螺春采用同样的炒制工艺,普通人难以分辨。另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苏州洞庭山产区开始陆续引种外来茶树品种,以求早产、增产,却对洞庭碧螺春的整体品质形成了冲击,洞庭山碧螺春既有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传承,也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尤其是原产地茶树的保存,需要尤其珍重保护,任重而道远。
加微信:blcchaye
如果对我家的碧螺春感兴趣,直接加我微信
微信号:blcchaye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